不同催花方法对‘台农16号’凤梨开花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root 提交于 周日, 05/19/2024 - 17:36
催花技术是凤梨(<i<Ananas comosus</i<)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不同催花方法对凤梨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台农16号’凤梨为材料,比较了8种催花方法对开花率、形态、果实品质和性状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催花处理后,植株开花率可达97%以上。乙烯利和烯效唑、多效唑组合催花后,表现为植株的株高下降,叶长升高和裔芽数增加。乙烯利催花的果实外形饱满,单果重高,冠芽较长,但果柄偏小,容易弯曲。果实品质测定显示,乙烯利处理后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升高,总酸下降。17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吸芽长、果柄粗与果实的单果重和果纵径等产量指标相关性高,而裔芽数、果实含水量高会影响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总体来说,乙烯利催花处理具有较好的开花率、果实形状和品质,该方法可以作为珠三角地区‘台农16号’凤梨催花方法。

相关内容

发布日期 11/17/2024 - 19:48
发布日期 09/02/2024 - 19:26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06/17/2022 - 10:21
发布日期 10/13/2024 - 19:35
发布日期 10/09/2024 - 19:31
发布日期 06/23/2024 - 17:52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48
发布日期 02/17/2024 - 13:54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