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次围观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乐天/谢勇尧团队阐明了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4座位在稻属起源、进化和拷贝数变异的规律,揭示了杂交稻育种50年人工选择的分子基础。相关成果... 来源出处 研究揭示杂交稻育种50年人工选择的分子基础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23/11/2023111614475872489948.shtm?id=899… 相关内容 Toolformer: Language Models Can Teach Themselves to Use Tools 植物传出的DNA可提前发现物种入侵 最新研究开辟哺乳动物染色体编辑新领域 研究揭示杂交稻育种50年人工选择的分子基础 枇杷果采后为何越放越硬 破解小鸡的“喜怒哀乐”,听声即可! Chen PR*, Bae T, Williams W.A., Duguid E.M., Rice P.A., Schneewind O, and He C, An oxidation sensing mechanism is used by a global regulator MgrA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 591-595. 2006. LAF 植物香气竟是城市噪声的“隐形屏障”? 基于局部实例匹配无监督式学习的行人重识别 融合深浅特征和动态选择机制的行人检测研究 Ⅲ型效应蛋白XopAY调控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力 科学家解析小麦多倍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分子机制 一朵花能开放多久?研究揭示植物花寿命影响因素 2022-2023学年度生命科学学院五四奖学金评审结果公示 科学家发表作物胚乳发育和营养累积研究综述论文 科学家发现恒温动物的体温稳定机制 研究揭示细胞自噬调控水稻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 一种融合激励和颤音建模的端到端歌唱合成方法 人工异源四倍体鱼基因组获揭示 陆上哺乳动物最灵活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