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氯虫酰胺生态风险评估,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在水中暴露96 h浓度的变化情况;参照OECD标准,以斑马鱼(<i<Danio rerio</i<)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染毒观察药剂对斑马鱼生长发育影响,统计自主运动、黑色素和体长等指标,通过死亡率计算得到暴露96 h的LC<sub<50</sub<;采用RT-qPCR的方法研究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胚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在水中暴露96 h的最高降解率为7.6%,浓度大于80%,在水中暴露96 h的稳定性良好;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胚胎的暴露96 h的LC<sub<50</sub<为23.775 mg·L<sup<−1</sup<,属于低毒范畴;四氯虫酰胺暴露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主要表现:一是随着四氯虫酰胺浓度的升高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频率增加,其中暴露浓度为39.8 mg·L<sup<−1</sup<时,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频率达到5.5 次·min<sup<−1</sup<,为对照自主运动频率的22倍;二是孵化率降低,暴露浓度在27.65 mg·L<sup<−1</sup<时,斑马鱼胚胎孵化率下降75%;三是体长缩短,暴露浓度为39.8 mg·L<sup<−1</sup<,斑马鱼体长较对照减少了32.27%。暴露后,黑色素沉着下降,暴露96 h斑马鱼胚胎黑色素面积随着四氯虫酰胺暴露浓度的增加明显减少,与空白相比,最高暴露浓度39.8 mg·L<sup<−1</sup<时黑色素面积减少了65%。RT-qPCR结果表明,发现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i<Tyr</i<),SRY-box 转录因子10 (<i<Sox10</i<),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i<Trp-1a)</i<,调节小眼症相关转录因子(<i<Mitfa</i<)有一定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 四氯虫酰胺通过抑制<i<Sox10</i<以及<i<Mitfa</i<的表达,使得酪氨酸酶相关转录因子<i<Tyr</i<和<i<Tyr-1a</i<等表达异常,最终导致斑马鱼胚胎黑色素合成以及沉着行为受到损害。
来源出处
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id/e4d2d52c-fdf4-461d-83d0-e2802b0e4526
相关内容
发布日期
01/22/2024 - 00:46
发布日期
11/17/2024 - 19:48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09/02/2024 - 19:26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11/13/2024 - 19:47
发布日期
06/17/2022 - 10:21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47
发布日期
01/10/2022 - 19:31
发布日期
10/13/2024 - 19:35
发布日期
05/06/2024 - 09:39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10/09/2024 - 19:31
发布日期
11/22/2023 - 00:25
发布日期
06/23/2024 - 17:52
发布日期
07/27/2023 - 21:49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48
发布日期
02/17/2024 - 13:54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12
发布日期
06/17/2022 -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