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次围观
对广州管圆线虫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免疫机制及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广州管圆线虫(<i<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i<,<i< A. cantonensis</i<)是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引起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作为其非适宜宿主,通过摄入感染性幼虫污染的食物而发生感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 EM)。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以前认为无<i<A. cantonensis</i<的地区也出现了感染病例。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情况显示我国广州管圆线虫病相对罕见,但2022年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感染率相对较高。通常根据食用软体动物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做出推定诊断。目前已开发出多种针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但许多诊断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仍有待提高。增加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认识将有助于快速诊断并改善临床结果。
来源出处
广州管圆线虫免疫调控机制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id/e61367a7-3f05-4ad1-b8e4-06c16048bff1
相关内容
发布日期
01/10/2022 - 19:32
发布日期
02/29/2024 - 16:35
发布日期
01/10/2022 - 19:31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12
发布日期
02/26/2024 - 16:14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47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12/21/2024 - 19:11
发布日期
06/17/2022 - 10:21
发布日期
08/07/2023 - 22:01
发布日期
01/10/2022 - 19:31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06/17/2022 - 10:21
发布日期
12/21/2023 - 11:39
发布日期
01/19/2024 - 12:16
发布日期
10/09/2024 - 19:31
发布日期
08/04/2020 - 01:35
发布日期
08/07/2023 - 22:01
发布日期
01/11/2025 -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