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珊瑚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特征

root 提交于 周五, 06/17/2022 - 10:21
为了解西沙群岛的珊瑚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于2016—2019年期间对西沙群岛附近珊瑚礁区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连续的采样调查,系统分析了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生物多样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5个生物大类中的252种底栖生物中,甲壳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有120种;其次为软体动物,有72种;棘皮动物37种,环节动物17种,其他门类生物6种。大型底栖生物密度为(334.45±396.40) ind·m<sup<−2</sup<,生物量为(110.79±126.56)g·m<sup<−2</sup<,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i<H’</i<)为3.85±0.84、丰富度指数(<i<d</i<)为5.51±2.64、均匀度指数(<i<J’</i<)为0.89±0.05;多样性指数显示,2016年永兴岛及2018年西沙州海域受到轻度扰动;群落聚类分析显示,该区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随时间变化较显著;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ABC曲线)评价显示,2017年和2018年的部分岛屿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受到一定程度干扰。结果说明西沙群岛珊瑚礁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总体上以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调查时间的变化比地理位置的变化对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有更大影响。

相关内容

发布日期 01/10/2022 - 19:31
发布日期 10/31/2021 - 01:16
发布日期 11/09/2024 - 19:46
发布日期 11/17/2024 - 19:48
发布日期 07/23/2023 - 21:46
发布日期 03/11/2025 - 20:51
发布日期 06/17/2022 - 10:21
发布日期 10/14/2023 - 23:10
发布日期 06/05/2024 - 17:45